大气治理指对存在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、连续或定时的采样和测量,得到数据,然后进行大气治理。为了对大气治理,一般会设立若干个大气治理点,安装自动监测的仪器作连续自动监测,将监测结果派人定期取回,加以分析并得到相关的数据。大气治理的项目主要包括二氧化硫、一氧化氮、碳氢化合物、浮尘等。大气治理是大气质量控制和对大气质量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。
大气治理是指对一个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观测,并由此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过程。大气治理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规模、大气污染源分布情况和源强、气象条件、地形地貌等因素,在这一地区选定几个或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点(大气采样点),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。
我国规定的大气治理项目有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硫、一氧化碳、臭氧等。此外,可根据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,选测苯并(a)芘、铅、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、总悬浮颗粒物、氟化物等项目。监测人员根据监测结果,对照国家标准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进行评价,从而得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结论。
1、大气治理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,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地大气质量标准,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
2、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,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。
3、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,开展环境质量管理、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。